很多人生性羞澀。生而為人,這是一種健康、正常的行為方式。
然而對於一個特別沉默寡言的孩子,同時也要想辦法提問,你快樂嗎?你焦慮或害怕嗎? 受到欺負感到煩惱,碰到學習的苦惱,令之感到不安嗎?
Kathleen Merikangas 和同事們曾經發表一份針對一萬名年齡在13-18歲青少年的研究報告,發現約半數美國孩子表示自己生性羞澀,但是學校通常並不讚美保守與羞怯。那些性格害羞、上課不喜歡舉手、不喜歡說話的孩子,在社會中真的處於不利的地位。
費城兒童醫院教授William B. Carey ,著有《理解子女氣質》(Understanding Your Child’s Temperament)一書。氣質主要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行為,它是一個人行事的風格,勿將孩子的氣質和學習動機、發育狀態與能力混為一談。
大部分孩子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需要時間,以及父母和老師的支持,有時也需要旁人幫助才能再班上交到朋友,成為一份子。如果過了一個多月,這個孩子仍然沒有感覺更加自如,家長應當了解是否孩子還需要更多幫助,包含各種認知行為以幫助孩子面對焦慮。
令人震驚,人們認為那些完全處在正常範圍內的兒童予以“病態化”的現象,醫生往往輕易給那些表現害羞、安靜的人開了抗憂鬱藥,正如給那些以往表現過動的人輕易開了醫治過動症的藥物一樣。
但是,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孩子們是否確實處在困境中。梅利康加斯博士的研究已经將羞澀特質與社交恐懼症的精神病症區分開來。在研究中,约有5%的青春期少年受到社交焦慮的嚴重制約;這當中包括一些自稱個性怕羞的人,也包括ㄧ些不怎麼覺得的人。作者因此提出了疑問:對羞澀“以醫療方式處理”的爭論,或許模糊了社交恐懼症的跡象。
對於那些只想幫助害羞的子女面對特殊環境,譬如說全是陌生同學的陌生課堂實,可以考慮排演,設計見面與互動的流程。
家長最好能提前進行預演,並應當“計畫對孩子的勇敢舉動作出獎勵”。但不要越俎代庖,“過快、過频、過多出手相助,這些都是危險點,因为這樣一來,孩子自己就不會鍛鍊出應對技巧了,”庫而茨醫生說。
認知行為醫療法依靠的是“逐次逼近法”,兒童逐步通過制療,接近他們希望取得的行為。從這個理念出發,家長也許可以安排好在上學的路上與别的家庭碰頭,這樣,害羞的孩子也可以跟别的小孩一起走走,學習相處。老師可以為害羞的孩子尋找適合的夥伴,在學校裡共同参與需要協力合作的活動。
“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對孩子说,‘你别不好意思了,你别老是不說話了,”梅利康加斯博士說。目的不是試圖扭轉孩子的個性。而是要尊重並敬畏人們與生俱來的個性與眾不同,同時幫助孩子們運用自己的力量,在這個世界裡奔馳。
文章來自: http://t.cn/EV2N7vm
圖片來自:unspla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