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各司其職,孩子依附母親在保護中長大,而父親的責任是帶他走出家庭、進入世界。
心理諮商師林仁廷在「男性育兒的獨特性:如何成為一個「夠好的父親」?」一文指出‧ 社會歷經工業革命及二次大戰,生活型態改變了,權力觀念與家庭組織變了,父親不再有東西可以傳承,失去了與孩子的連結,對家庭來說,他是沈默的。今日父親僅留存了「養家餬口」的功能,只是提供金錢與物質的人罷了,父親視賺錢為己任,專注在社會領域撐起家裡經濟,下工或退休後回到家庭卻發現自己是菜鳥,被妻子及小孩嫌棄不懂關係經營。社會對父親期待變多,除了經濟能力,也譴責他的缺席與沈默,義大利精神分析學家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在《父性》裡就說:
「今天的父親處於譴責之下,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他沒有做什麼;不是因為他說了什麼,而是因為他什麼也沒有說。」
母子關係並不是依據做事的多寡,純粹是無條件的愛,母親對孩子如此,孩子也如此看待母親。但父親不是,作家事的父親充其量不過為「媽媽二號」,孩子覺得爸爸該去工作,媽媽在家陪他們就好,孩子也期待爸爸賺錢(買玩具)、萬能(修理玩具)、有問必答(玩具怎麼會壞掉),以及在假想遊戲中爸爸永遠是壞人或魔王,而媽媽是被保護的。歷史的積累,讓我們在心理上對父母的期待有決定性的不同。
「父親母親」是種角色、形象,父可代母職,母可代父職,從心理的角度來說,決定性的差別在於父性與母性心理原則的引導。
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Fromm)《愛的藝術》:嬰兒都需要母性無條件的愛,六歲以後的兒童則需要父性的愛,需要他的權威與引導。
父親的教導與關心可平衡母親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父親的任務是,帶領孩子進入這個世界,學習於此生活的必要技能,並陪伴他通過必經的磨難。 父親的獨特性怎麼展現呢?在兒童期有下列三點:
- 1. 認可:把孩子舉高高
- 2. 陪玩:體驗與創新
- 3. 榜樣:權威與教導
父親育兒中所蘊含的社會關係,是孩子進入學校時很重要的基礎與榜樣。從歷史、社會、家庭的脈絡來看,「父親」保存下來的是一種心理原則:「一個既有權威又有感情的精神父親,也為我們提供營養和溫暖。」(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
不過父親既然並非天生的育兒者,「父親」身分仍必須經過學習,依然得從增加家庭時間、參與分工開始,讓生活瑣碎成為與孩子間很「親」的基礎,別只認為陪玩或扮黑臉就行,家庭領域的事可請妻子幫忙,協助自己成為「夠好的父親」,畢竟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與「品質」都是很重要的。
詳文參考: http://t.cn/EVl68VF
圖選自:unsplash.com